2019年夏天,在有着“彩云之南”美称的云南老家里,顾先生(化名)和家人正沉浸在即将迎来二胎宝宝的喜悦当中。然而,胸口突然出现疼痛,直到双腿无法正常行走。他在迎接宝宝出生的同时,也拿到了医院的一纸诊断书——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自此,顾先生踏上了一条布满荆棘的治疗之路,从昆明到北京,辗转千里求医,历经数次化疗、手术与CAR-T细胞治疗,他在绝望与希望之间反复挣扎。最终,顾先生在北京博仁医院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CAR-T治疗,并顺利达到完全缓解(CR),至今已快五年时光。
(顾先生来院复查时与医生们合影)
1 二胎宝宝刚出生,他却突然确诊淋巴瘤
2019年7月,顾先生突然感到胸口疼痛。起初,他并未太过在意,以为是参加公司排球比赛时的肌肉拉伤。去医院做了普通CT检查,医生也告诉他并无大碍,这让他更加放松了警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愈发剧烈,尤其是在8月中旬妻子生二胎后,他晚上经常疼得睡不着觉,低头都会拉扯的疼。由于工作繁忙,还要照顾新生儿,他一直拖着没有进行深入检查。
直到宝宝快满月时,顾先生的腿开始不会走路,出现了麻木感,这时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经过详细检查,胸部CT提示纵隔淋巴结肿大,胸椎核磁显示3-椎体平面椎管内髓外占位性病变,脊髓受压明显变形。9月18日,顾先生在全麻下接受了椎管减压、胸椎椎管内肿瘤切除、胸椎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术后病理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生发中心型。
2 化疗与CAR-T治疗后,疾病依旧进展
由于行动不便,确诊淋巴瘤后,顾先生就在当地医院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治疗。
从2019年9月底起,他先后接受了多个疗程的化疗。然而,治疗效果并不理想,3疗程后复查PET-CT提示部分缓解(PR),6疗程后复查PET-CT却提示疾病进展(PD)。
面对疾病的反复,医生们也在不断调整治疗方案。顾先生于当地医院回输了鼠源CD19 CAR-T细胞及CD22 CAR-T治疗。然而两次CAR-T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为气管内部的肿瘤侵犯的缘故,2020年5月初,顾先生开始出现咳血症状,当地医生表示已无力处理。在主治医生的推荐下,他们决定北上,前往北京博仁医院寻求进一步的帮助。
3 自体移植联合CAR-T后,喜迎CR重生
2020年5月底,顾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北京博仁医院。入院时,顾先生的情况非常凶险,复查胸部增强CT提示肿瘤较前进展,每天咳血严重,传统的治疗方法对顾先生无能为力,也不具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其他靶点CAR-T细胞治疗的条件。医生团队根据他的实际情况,首先要为他降低肿瘤负荷,解决咳血的情况,后续有机会的话,争取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其他靶点CAR-T细胞治疗。
回忆起当初刚入院时,顾先生说到,“刚到博仁时,冯少美主任她们觉得我很内向,都不讲话。其实我是一个很外向的人,只是那会儿一讲话就容易咳嗽,一咳嗽就容易咳血,一次可能咳二三十口血,状况已经非常危急,外面很多医院都拒绝收治我了。”
顾先生首先接受2个疗程的减瘤化疗后,7月胸部CT提示病灶较之前缩小,气管内病灶已经消失。7月中下旬,医生为他进行了第一次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术,但过程并不顺利。因为既往过多的治疗对造血组织的损伤,顾先生虽然年龄不大,采集过程标准,但采集干细胞数量少,不足以自体移植。8月中旬,他再次接受了1疗程化疗后,医生调整了采集外周血干细胞方式,成功的采集到了足够的自体造血干细胞。
9月中下旬,他在接受预处理化疗后,先后回输了自体造血干细胞、CD20 CAR-T细胞。回输后,整体评价为CRS反应I级,经对症处理后很快就得到了控制。
回输后至今,顾先生期间按时定期复查评估均为CR,他也成功实现从抗癌战士到生活重建者的蜕变。
4 用爱和守护,托起生命的重量
2025年7月,CR至今已经快五年的顾先生,身体状态良好。如今的他,虽然腿仍然有些发麻,无法像以前那样跑跳,但他已经能够丢掉轮椅和拐杖,尝试走路、爬山和游泳。
回顾这段求医之路,顾先生感慨万千,他说,“生病是不幸的,但幸运的是我有一个很爱我的妻子,还有岳父岳母、爸爸妈妈一直在身边支持我。岳父岳母帮我带孩子,爸爸妈妈一直跟着来北京照顾我的生活起居。更重要的是,我遇到了冯少美主任这样专业的团队,才能够走到今天,好好陪伴我的两个孩子成长,我真的非常感恩。”
对于自己的这段艰辛曲折的治疗经历,顾先生也真诚地表示,“希望那些还奋战在一线的与病魔抗争的病友们,不要放弃,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家人还有负责任的医生团队都陪着你,跟你一起战斗。我也衷心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圆满的结果,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同样的食材,不是所有厨师都能做出一样味道的菜;同样的油盐酱醋,在不同的时间加入,得到的结果可能完全不同。同样是做CAR-T细胞治疗,联合方案不同、治疗的时机不同,得到的结果也完全不同。专业的事情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做。
主治医师病例点评——
这是一例伴有TP53异常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外院经过多线强化疗及2个靶点的CAR-T细胞治疗,入院时咳血严重,情况危急。
目前大家已经意识到CAR-T细胞免疫治疗是复发难治淋巴瘤患者新的曙光,但是CAR-T细胞治疗的时机、其他治疗的配合、CRS等并发症的处理也非常重要。在充分降低了肿瘤负荷,改善了患者一般情况后,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了自体移植联合其他靶点的CAR-T细胞治疗,成功让患者获得了长期的缓解,目前已经接近完全缓解5年,距离判定治愈仅一步之遥。
除了CAR-T细胞治疗需要掌握时机,干细胞的采集也不是每个人都会非常顺利,尤其是既往经过多线治疗的复发难治患者。每次治疗对骨髓造血都是一次打击,同时既往的免疫治疗,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骨髓抑制。这例患者经过多线治疗,并且做了两次CAR-T细胞治疗,按照传统的采集方式,并没有采集到充足的干细胞。我们及时根据患者情况个性化的调整了采集方案,精耕细作,最后成功的采集到了足够自体移植的自体干细胞,这也是能够成功完成自体移植联合CAR-T的一个关键。
最好也希望每个复发难治的患者,免疫治疗都可以用在合适的时机,同步合适的联合治疗,得到好的预后。
本文专家简介
冯少美主任
高博医学(血液病)北京研究中心北京高博博仁医院血液一科(血液/肿瘤科 淋巴瘤组负责人)
职业背景: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先后就职于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北京大学首钢医院,2018年加入北京高博博仁医院,长期从事复发难治淋巴瘤的综合治疗。
专业擅长:复发难治淋巴瘤的整合诊断,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系统恶性肿瘤,骨髓瘤、淋巴瘤的细胞免疫治疗(CAR-T细胞治疗)。
学术任职: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中国T细胞淋巴瘤工作组委员。
科研成果: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多篇SCI及国内高质量学术论文;摘要多次在欧洲血液年会/美国血液年会等国际学术会议壁报展示。
科普互动:在北京高博博仁医院公众号上发表多篇科普视频和文章。
战友们,如您还有其他问题,可拨打咨询热线:400-000-5291,也可以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博仁安安】微信进行详细咨询。
【博仁安安】微信二维码
(*本文内容经患者/家属同意后发布。为保护患者隐私,文中出现均为化名;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