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教育 >> 正文

健康教育

疾病护理

它是输液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何才能做好预防?

字号: + - 14



据悉,静脉炎在国外文献鲜有报道,这可能与国外对长期输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置管输注方式有关。在国内,由于部分患者不愿接受中心静脉置管及经济原因等,静脉炎发生率仍然较高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何才能有效防治静脉炎?


什么是静脉炎?

静脉炎是由于血管内壁受到不同因素的刺激,使血管壁发炎,静脉局部疼痛、水肿,重者局部静脉条索状、甚至出现硬结的炎性改变。


发生原因


1.化学因素药液过酸或过碱;过高渗或过低渗;刺激性较大;人体对血管通路材料产生反应。

2.机械因素: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同一血管周围穿刺;静脉留置针或静脉导管过粗过硬;输入各种输液微粒。

3.细菌因素:无菌操作不严格,贴膜卷边、贴合不密封,微生物由穿刺点沿穿刺针或导管进入。

4.患者自身因素:如患者当前感染,静脉条件差,免疫缺陷,糖尿病,下肢置入导管,年龄大于60岁。

5.物理因素:药物温度过低,引起血管收缩、痉挛、静脉血流缓慢;温度过高,引起血管内膜及血细胞变性而易导致静脉炎。



临床表现


1.沿静脉走行出现红、肿、热、痛或压痛,皮肤下出现红线,严重者可致受累静脉出现条索状改变和结节,或穿刺点有脓性分泌物。

2.输液滴速减慢。

3.周围皮肤出现出血性红斑,有时会伴有水肿,之后逐渐消退。 

4.少数病人可引起全身反应,如发冷、发热、白细胞增高等,患者常常诉疼痛肿胀。


按临床表现进行临床分型,包括:

红肿型:沿静脉走行皮肤红肿、疼痛、触痛。

硬结型:沿给药静脉局部疼痛、触痛、静脉变硬,触之有条索状感。

坏死型:沿血管周围有较大范围肿胀形成瘀斑至皮肌层。

闭锁型:静脉不通,逐步形成机化,严重者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静脉炎量表INS

静脉炎分类

1.机械性静脉炎

2.化学性静脉炎

3.细菌性静脉炎

4.血栓性静脉炎


静脉炎预防与护理


静脉炎重在预防和早期积极治疗。


预防:

1.对于长期输液,血管充盈差,应主张应用PICC、中心静脉、输液港等输液通路,可减少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静脉炎。

2.留置针穿刺选择血管管径粗、弹性好、走行直、避开关节,易于固定的静脉,留置时间72-96小时。

3.合理输入液体和药物,根据所输药物类型、PH值、渗透压、浓度、剂量、给药速度,选择合适的输注途径、输注顺序及速度。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观察导管贴膜是否清洁,干燥,遇贴膜不粘或污染时及时更换;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对血管的机械性刺激和损害。

5.护理人员了解化疗药物的分类和毒性,特别对毒性较强的发泡性化疗药物,制订静脉使用计划,做好患者的相关宣教及告知。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穿刺部位血管及皮肤情况,确保液体输入通畅。

6.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合理膳食补充营养,以高蛋白、高热量食物为主,必要时补充血液或能量合剂,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局部炎症的抵抗能力。

早发现、早护理:

护理人员输液过程中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注射部位的护理知识及注意事项,教会患者掌握观察的方法,一旦局部发红、肿胀、疼痛等异常及时与护士沟通。

若无法避免长期输液而导致的静脉炎,首先协助患者抬高肢体,促进静脉回流,并嘱患者不要按压炎症部位,避免栓子脱落而形成栓塞;若疑细菌性静脉炎,有脓性分泌物,需做培养,以便对症应用抗生素。

冷敷法:可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可促进某些药物局部的灭活。常用于20%甘露醇等静脉滴注渗漏的早期。

赛肤润:静脉炎部位的皮肤区域采用赛肤润喷洒并轻轻按摩4-5min,每天3-4次。(注:赛肤润赛肤润在局部皮肤喷洒后,可快速渗透形成脂质保护膜,保护风险区域皮肤;促进新生组织的生长及血管舒张,能有效地保护血管,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显著改善受损部位皮肤微循环)

喜辽妥涂抹: 一日2-3次,轻轻按摩,使药物充分渗透入皮肤。

硫酸镁湿敷:穿刺点上方2cm处沿静脉走向将50%硫酸镁浸湿纱布敷在静脉炎处,纱布需3-4层,保鲜膜包裹。每天更换硫酸镁纱布2次。(注:硫酸镁高渗透性作用,能迅速消除局部组织炎性水肿,改善毛细血管的痉挛,消除黏膜水肿,扩张局部血管,增强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土豆片湿敷:用新鲜土豆切成0.11-0.12cm薄片,覆盖于患处并避开穿刺点,30-60min更换一次(注:土豆片主要成分为胡萝卜素、维生素B等,具有活血、消肿等功能。)。

水胶体敷料:穿刺点上方给予水胶体敷料贴敷,根据需要3-7天更换一次。 

抗感染治疗: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中药:如意金黄散调水、蜂蜜外敷,消肿止痛,活血散瘀。



  • 标签:
  • 400-000-5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