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发生在病房中的小“插曲”,事情是这样的——
早上交班时,35床的李大爷,气冲冲地来到护士站,冲着护士大喊:你们的小王护士扎针技术太差了,采个血,我的手臂都淤青了。我要投诉她!!
护士长听到护士站的叫喊声,走过来,了解情况后,微笑着跟李大爷说:您别着急,先消消气,我看看是怎么回事儿?🙂🙂
护士长看了李大爷手臂,又看了他的血常规结果,跟李大爷说道:今天您的血常规结果出来了,血小板是25x10^9/L。血小板非常低,此时,穿刺处皮肤出现淤青的风险就很高。
(此时,护士长再次说道……)
血小板的正常水平是100~400x10^9/L,主要作用是止血和凝血。如果血小板过低,穿刺处皮肤的毛细血管及穿刺的血管修复时间延长,皮下渗出的血液长时间淤积在人体的皮下组织,无法通过正常血液循环吸收消失,而皮下毛细血管破裂,皮肤上就会出现青一块、紫一块的现象。
正常人的凝血时间为3~5分钟,才能有效防止皮下出血。如果血小板低下,凝血功能差的患者,采血后至少按压5分钟,才能更好避免手臂淤青。
李大爷:怪不得小王护士叮嘱我要按压5~10分钟,我想着,就一个小针眼,至于吗?小护士一走,我就不按了。看来真是错怪小王护士了……那我手臂淤青多久能消退呢?
护士长:一般情况下,穿刺点周围小片淤青3~7天可复原,如果血小板低下的患者,或者大片淤青,时间会延长。
李大爷: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帮助淤青消散呢?
护士长:您可以试试这几种方式——
① 冰敷:24小时内,可以用冰袋进行冷敷,每次20分钟左右,可减少血流量,促使淤青最小化。此时可使用薄毛巾包裹,避免冰袋过凉直接接触皮肤引发冻伤。
② 热敷:24小时后,将毛巾用50度左右的热水浸泡、拧干,直至不滴水。热敷穿刺点周围可促进血液循环,清除淤血。每次20~30分钟,每日两次,至淤青消退。
③ 水胶体敷料:水胶体敷料的表面为半通透性聚氨酯薄膜,是一种新型材料。其富含亲水性质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疏水基质,可保持局部的氧张力,使毛细血管生成快,改善局部组织微循环;还可以加快渗出血液的吸收。
④ 外敷土豆片:土豆又名马铃薯,其味甘、性平,有解毒消炎、活血消肿等功效。其含有丰富的淀粉有高渗作用,使局部肿痛消退;另外,外敷后有清凉感,能减轻患者疼痛感。但需注意,土豆片不要敷到新鲜的穿刺针眼。
李大爷:哦哦哦,这下懂了,现在我就回去敷一敷。(李大爷满意地走了~~)
借此机会,我们再跟大家普及一下,如何有效避免穿刺后手臂淤青的小知识!
除了刚刚说的压迫5分钟,以下几个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
1、压迫位置和面积
静脉采血时,采血针不仅刺破皮肤表面,还要在血管上方平行移动一段距离后才能进入血管。所以皮肤针眼和血管出血点不在同一个位置,只有两个出血点同时受到按压,才能有效防止皮下出血。
一般建议按压时,棉签/棉球顶端要超过皮肤出血点上方0.5~1cm为宜。
2、压迫力度
压迫止血是指对局部血管产生压迫,暂时阻断局部血流。此过程要求轻按,而不是揉。因为采血后出血处的血液还没有凝固,轻揉出血处不仅不能止血,反而会阻碍血小板聚集、血液凝固,甚至加速出血,效果适得其反。
此时,还要注意不要按压一会儿,看一下,这样按压力度不均匀,不仅影响止血速度,还更容易导致淤血。
3、衣袖避免过紧
如果上臂衣袖过紧,血管内压力增加,使得血液从穿刺点处流出,导致瘀青、血肿。
4、手臂伸直
屈肘按压会增加额外压力,并使皮肤穿刺点与血管上穿刺点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按压点随皮肤移动而远离穿刺点,血管穿刺点因未能有效受压而发生皮下渗血。
划重点啦!
伸直手臂、拉下过紧衣袖、三指并拢、力度适中、3~5分钟、只压不揉。